中國農藥咨詢網香蕉枯萎病傳染性強、破壞大、很難有效治理,被形象地比喻為“香蕉癌癥”或者“香蕉艾滋”。4月12日,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承擔的“由尖孢鐮刀菌引起的作物土傳病害綜合防控技術研究”項目,在??谕ㄟ^農業部組織的專家驗收,該項目探索總結出了一套系統有效的香蕉枯萎病綜合防治技術。
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國家公益行業(農業)科研項目首席專家、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黃俊生介紹,近幾年來,香蕉枯萎病持續得到蕉農和政府的關注,渴望尋找到有效的科學防治方案。
隨著科研技術和水平的推進,任何病害都是可控可防的。2010年,熱科院環植所作為第一承擔單位承擔了農業部公益性行業(農業)科研專項——“由尖孢鐮刀菌引起的作物土傳病害綜合防控技術研究”,并將香蕉枯萎病防治作為主要研究和攻克的專題內容之一。
4月12日,農業部組織專家對該項目驗收,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業務驗收,并建議加強病原菌致病性變異和作物抗病性的基礎研究,擴大相關成果的推廣應用規模。
驗收專家認為,項目在國內首次建立了香蕉枯萎病抗性篩選平臺,解決了香蕉抗枯萎病種質資源鑒定評價的難題;優化了瓜類和茄科作物嫁接技術,降低了生產成本,突破了抗枯萎病嫁接苗產業化的技術瓶頸。項目組專家通過數年深入鉆研和合作共享,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:形成輕簡便技術15項、集約化生產技術5項;審定新品種9個,其中國家認定品種3個;研發微生物菌肥(菌劑)產品4個;制定行業標準3項、地方標準2項;獲得省部級成果獎5項;申請專利35件,其中授權18件。
此外,該項目還明確了我國大豆、甘藍等其他6種作物枯萎病的發生危害規律,首次研發了4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枯萎病菌快速檢測和監測技術;建立了香蕉、甘藍和大豆3種作物枯萎病的高效抗性評價體系。
小檔案
香蕉枯萎病 是由一種由尖孢鐮刀菌引起危害香蕉植株的土傳病害,主要危害香蕉的根、球莖和假莖維管束組織,感染病害的香蕉植株,會產生黃葉枯萎癥狀,后期不能結果實。香蕉枯萎病目前在我國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海南和福建等省區發生普遍,病害嚴重的香蕉園區,成片枯黃、甚至死亡,沒有收獲。
(來源: 海南日報)